草房子讀書心得600字
金黃的一片——《草房子》讀后感
用最簡單的文字訴說平凡但又動聽的故事。
這雖是一部小說,但在讀者眼里,完全被帶入到故事當中,沉迷于其中。桑桑、禿鶴、杜小康、細馬、紙月、蔣一輪、白雀、桑喬、秦大奶奶……這些人物形象性格深入讀者內心。
《草房子》里一直回蕩著"悲憫"的情懷。
文章開篇的禿鶴,一開始認為是個人名,不然,是同學起的外號。只因頭頂禿發,自己也就從陸鶴被叫做禿鶴。文章開篇的桑桑他們戲弄禿鶴,將他的帽子掛在旗桿上,人們圍攏在一塊,笑聲不斷。陸鶴倚在旗桿上不動了,咬著牙含著淚,蔣一輪叫阿恕摘下帽子,陸鶴打下帽子不要了,直接跑去桑桑家告狀。這一不經意的嬉戲卻給陸鶴的自尊心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他不想再去上學了,父親聽到很生氣但又很無奈。他用不上學了逃避同學異樣的眼光,用生姜擦頭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長出頭發來,用戴帽子企圖遮掩自己的禿頭。體操比賽的他在重要時刻摘下帽子引起全場哄笑報復自己的不平和宣泄自己受到的委屈,但在文藝演出缺少一個禿頭的演員時,他卻向蔣一輪毛遂自薦,為演出取得巨大成功。雖做事不計后果,但又能明辨是非。
桑桑認識紙月后,突然愛干凈了,而且對紙月的養神充滿幻想。為救紙月,他與劉一水大斗。朦朦朧朧地表現出羞澀少年釋放出的淡淡荷爾蒙和對一個文弱小女生的憐愛。
“這是我的地”,這句話在“艾地”這章中給讀者印象深刻。秦大奶奶在文章開始是孩子們眼中的“怪老太婆”,只有桑桑不覺得秦大奶奶怪,第一聲“奶奶”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桑喬帶人拔掉了艾,栽上了楊柳,秦大奶奶讓雞鴨鵝隨便出入學校影響孩子們,她被人們所嫌棄。直到秦大奶奶一天救了落入水中的喬喬差點死了時,人們開始轉變對她的看法,照顧她,最后她竟為救掉入水中的南瓜而喪失了生命,可悲。
最后一章藥寮中,調皮活潑的桑桑變得更加深沉。他幫細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給一個饑渴的過路人;他甚至為羊為牛為鴿子為麻雀們做任何一件事情;他背著妹妹去古城墻上看風景、唱古謠,盡顯可貴的兄長情。平時嚴肅,只關心榮譽的桑喬開始學會成為一位稱職的父親。他背著兒子走遍千山萬水,只為求得解決兒子疾病的方法。最后桑桑得救,文中有這句話:“桑桑雖然沒有死,但桑桑覺得已死過一回了!彪S著第十四槍響,桑桑好了,桑桑要離開這里去外地上初中了,桑喬也被調任去外地中學當校長,他們要離開所待六年的油麻地,前往未知地了。
從永恒的意義上來講,苦難或者幸福,有如白天和黑夜一樣,他和我們永遠相伴,誰也不例外,《草房子》是永恒的,因為他代表著道義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美的力量。它永遠能感動我們心靈最軟弱的一部分,而這一切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