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書心得1000字
活出真的自我 ——讀《活著》有感
當我又一次打開,再合上那本墨黑色的,無聲卻流露著莊重的《活著》的時候,我依舊陷入了長久的沉默與難以自拔的深思之中。感覺心中壓抑而又有些舒暢。 余華先生的作品,總是叫人愛恨交加。因為他的筆墨太過于現實,太過于質樸,平淡到殘酷。但也正是這種現實殘酷的感覺,令其成為經典,叫人讀了又讀,一本書拿起了又放下。
先生在自序里寫到:“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這樣的小說,就是《活著》!庇谑且簿陀辛烁YF,那個從少年到老年,有著多舛一生的福貴。
福貴的一生,若在旁人看來,免不了感到萬分悲慘。家道中落,被抓去充當壯丁,好不容易活下來,回到家,還未過幾天安穩的日子,親人接連離去。碩大的一個家漸漸支離破碎。最終,孤獨一人,孑然一身,徒留一只同樣叫福貴的老牛,伴著自己在田間地頭。他分明是一個苦難人生的幸存者!讀到書的最后,我的心頭總涌起莫大的悲哀,如浪潮翻涌,久久不平。的確是難平的憤慨!為何命運對他要如此不公?奪走他的一切?讓他忍受這個世界的悲慘與孤獨?我們習慣了太多美好的結局,可是那樣的結局再美好,也只存在于故事里。而福貴這樣的一生,反而更真實,更能存在于現實里。
我盯著書的封面,墨黑的封面上有著不大的“活著”,黑紙白字,那么醒目。刺痛著我的雙眼。我難以理解,無論是歌中的老黑奴,還是書里的福貴,他們都在為何而活著?被世界無情摧殘,是什么支撐著他們不屈服,不抱怨,不倒下,不死去。而是笑著活著?在旁者眼里,他們明明失去了一切,如何獨獨沒有失去自己?幸存在世上?
可是,福貴卻并非我們想的那樣,卑微地幸存在世上。他在講述自己一生的故事時,講的平淡不煽情,不雜悲喜,沒有哭訴和悲戚。像是茶余飯后與人聊著曾經不輕不重的家長里短。在福貴看來,他好像在愉快的生活。一切皆是他的生活,這都是他的活法。我不禁想到,人究竟為何而活?人活的意義究竟是什么?這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可答案卻好相似。人不為外界的事物與一切而活著,人為自己活著而活著。人活著的根本的意義,其實是要證明自己活著。
我突然想起兩個人。一個忍辱偷生,一個以死明志。司馬遷為了理想和信仰而卑微地活著,屈原為了理想和信仰悲壯地死去。他們的選擇截然不同,卻都讓歷史驚嘆?晌以谀骋粍x那卻突然認為,他們的選擇不再那么偉大,因為他們活著的理由是外界的事物,好像無論這種截然相反的生與死,都被外界所束縛?上乱粍x那,我依舊覺得他們仍然偉大,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在活出自我,他們的選擇,證明了自己還活著,亦或是曾還活著。他們皆活出了人生最大的意義,活出自我。不論求生,求死,皆是他們自己的活法。每個人的活法,不是說都要去輝煌與壯烈;畛稣娴淖晕,便在為自己而活,你既然存在,本就為自己而活著,所以為何不去努力證明自己還活著。
我每每合上了《活著》,我心中總充斥著一口氣,確切來說是積攢著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告訴我,我沒有資格去抱怨這個世界,我沒有資格不去努力活著。我生如此,便是一種莫大的幸運。每個人,不管外界的一切看法與議論,也不管遇上了多大的苦難與折磨,你都是在生活,而不是痛苦的生存,甚至在幸存;钪,便要活出真的自我,就像我曾偶然看見的一句話:“我的人生終歸是我的,我不要你們怎么感覺,我只要我覺得!甭犉饋砗镁髲,可活著,活出真的自我,貌似本就是一種倔強。這種力量,這種倔強,可能就是支持福貴,一直在生活的源泉。
當我將這本初識覺得壓抑,再見覺得釋然的書塞回了書架,突然覺得自己像是抓住了什么,余華先生寥寥十數萬字,寫盡了一個人生,沒什么傳奇與叱咤風云,有的只是接近現實的苦難和生活;蛟S這就該叫做經典,它的存在本就不是華麗和絢爛,而是像一塊有著斑駁字跡古碑,無聲地告訴你一些你所需要的價值。我從《活著》中,讀出了活著。為自己活著,活出真的自我。